0
$0.0
0

UV殺毒是否有效?應該怎樣選擇UV消毒產品?

UV殺毒是否有效?應該怎樣選擇UV消毒產品? 現時口罩和清潔用品嚴重缺乏下,UV燈卻是源源不絕的清潔好用品,但是UV光是否良好的殺毒方法? 酒精的殺毒方法是把細菌細胞的水份抽走而殺死細菌,而UV是破壞細菌細胞核內的核酸。所謂核酸就是DNA,全名為去氧核糖核酸。核酸被破壞後便會失去重要的細胞功能。簡單的說,如人類皮膚細胞核被UV破壞就有機會變成癌細胞,而細菌被UV破壞核酸就會失去感染力什致死亡。 在市面上的UV常常標籤自己是UVC,到底UVC是什麼? UV有分UVA / UVB/ UVC,UVC波長(wavelength)比可見光為短,但比X-Ray為長,在100nm和280nm之間。我們已知UVC是對細胞傷害最為大,細胞的核酸吸收UVC後,能量會破壞細胞的功能,讓它死亡或不再活躍。 所以UV光是能有效地殺細菌,但是同樣都會傷害人類的皮膚和眼睛。選擇UV產品時一定要注意: 使用UV殺毒時不能照射到皮膚和進入眼睛。 要全面殺死細菌就要照射到物件的所有方位。 在UV消毒產品裡照射不到的地方會留著細菌,只要在適合的環境下,細菌有機會繼續滋生。 怎樣選擇UV消毒產品才對? 要注意UV產品內殼是否全方位照射到。記住UV跟熱水消毒不一樣,UV照射不到的地方就不能有消毒作用,反過來熱水能接觸到產品的所有地方,但要注意一點,雖然塑膠的溶點一般都高於100℃,但是不同塑料有不同特性。塑料生產的配方也有機會在100℃的熱水下有化學反應,各位父母千萬不要過份相信BPA free,因為一個產品的生產是長期而有不同供應商參與,配方也不一定完全準確穩定的。 好多嬰兒用的UV消毒機其實都只有頂部有UV照明,這樣的產品設計會讓奶樽和奶咀有好多地方未能消毒,如果UV燈未能把BB吸吮地方消毒的話,病毒有可能入侵。 美國消毒品牌Phonesoap   美國消毒品牌Phonesoap 在2012年成立,有8年的電子消毒經驗,據Phonesoap工程師表示,他們致力設計全方位照射的UV產品,是首家彩用上下玻璃和內殼反射構結技術。產品也經過第三方 “Richards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c”測試,10分鐘內殺菌99.9%。新產品效能更推致5分鐘。 按此進入Phonesoap 3商店 接此進入Homesoap商店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 有興趣科技投稿者可以連真實姓名 email 到 info@ezoomhk.com 稿件一經採用會有像徵式稿費

Continue Reading

衛生最重要,細菌無處不在,如何有效殺死身邊病菌

手機消毒殺菌,UV殺菌簡單方便,保障個人衛生健康   正直武漢肺炎,大家如何有效保持個人衛生?其實好多近身用品都會被大家忽視,例如手機,眼鏡,銀包什至銀紙細菌都不會少於公廁的廁所板。2011 年英國研究人員做了手機上細菌研究,單單一部手機上的細菌量就高於男廁沖水手柄18倍。天天就有18個男廁手柄貼面陪你講電話。 好多人回家後都會用酒精清洗手機等電子用品,酒精之所以能殺死細菌是因酒精的吸水能力能把細菌蛋白的水分抽走,使其脫水凝固,從而把細菌殺死。但是酒精濃度過高會讓細菌蛋白過快凝固成包膜保護,反而降低殺菌能力。最好的濃度大概為 70%-78%。 再者,酒精或化學清潔劑會把手機玻璃上的鍍膜層破壞。手機玻璃一般都會有防指紋 (AR)鍍膜,但這些鍍膜會溶在酒精等化學清潔劑,以致失去防指紋功能,也會留下水印。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用UV光去照射。UV能把細菌殺死的原因是UV光能破壞細菌的DNA讓它不能複制,分裂。這樣細菌便失去感染能力,而導致殺菌功效。 UV殺菌好處是能照到的地方便能有效殺死病毒,而跟化學劑不同的地方是只要沒有照射到身體,UV殺毒都不會影響到身體。 隨著大家注意日常衛生,市面上愈來愈多UV殺菌產品。在選擇UV產品時要注意其UV光設計是否全角度照射到消毒對象,現時很多產品只照射到一面就說自己是有效殺毒,從UV燈箱內拿出來細菌便再馬上滋生。所以購買前一定要注意照範圍。 Phonesoap美國消毒品牌 美國UV產品生產商Phonesoap設計了一系列UV殺毒產品,全部通過第三方測試和認証,能把日常近身的電子產品和物件有效殺菌。內殼上下用玻璃板,確保UV光能覆蓋手機上下面,而頂部和則面用了鍍膜塗層 (phonesoap3)。能把上下UV光反射手機所有面確保全面消毒。Phonesoap Pro 改用了反光鋁合金,反射影果更佳。因為UV光是會傷害眼睛,設計當打開後UV燈會馬上熄滅。而產品有一個小孔,是放充電線用,設計師指出這裡有少量的光漏出,但這些都是散射出來,不會傷害眼睛。 跟市面上一般的UV產品不同,UV光是能照射到物件的前,後頂,則部份,而報告表示只要照明10-15分鐘可以殺死細99.9以上的細菌。 摘自Richards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報告。 立即購買

Continue Readin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