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實驗團隊指出,沙是可能會溝通

為何沙丘在流體中不會一粒一粒的分散,而是會偏向走在一起成為沙丘?
劍橋團隊近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 發表了有關沙丘的實驗報告,希望有助了解沙漠化和風沙威脅道路等問題。
首先要了解這個實驗,先要知道以下三個流體力學的假設和結果:
- 在同一個流體下,沙丘重量愈大,移動得愈慢。相反沙丘重量愈少,會移動得愈快。
- 跟據上面的理論,如小的在後,大的在前,小的會追上大的沙丘,合成一個更大的沙丘。
- 另一個理論是,兩個沙丘會好像球體一樣再彈開。沙與沙之間不停撞擊,直到兩個相同的質量的沙丘形成,以相同速度移動。

但團隊發現,在沙的世界中物理理論是不管用的。
研究團隊主要集中在沙的移動速度和移動位置,他們設計了一個圓形透明水箱,水流源著圓形水箱走,順時或逆時,形成水流。開始實驗前在水箱裡一前一後放了兩堆一樣重量一樣高度的沙丘。跟據上面的理論,應該兩者以相同的速度,一直保持著相同距離以同一時針方向移動。但是實驗結果不是如理論出現。
結果是前一個沙丘會愈走愈快,後面的以慢速前進,實驗尾聲,前面的沙丘會減速,正到兩個沙丘分開到最遠距離(以180度位置分開),兩個沙丘才會以相同的速度走。
大家不要錯用圓形向心力去思考兩堆沙丘,因這是在水流體中的力學。實驗結論還在探討中,但沙丘的行為好像告訴我們它們正在溝通。